浙大城市学院国土空间规划学院 学生通知 国土空间规划学院关于2025年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立项的通知

国土空间规划学院关于2025年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立项的通知

发布日期: 2025-04-01 15:06 浏览次数:

各位老师、同学:

根据浙大城市学院2025年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方案附件1要求,现将学院关于开展2025年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立项的通知如下:

 

一、总体思路

实践育人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是我校师生同修理想信念育人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开展思政教育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根据团中央《关于增强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实效 深化共青团实践育人工作的意见》、教育部《关于深化高校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大思政育人工作部署,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继续以大主题、大实践、大团队、大成果为导向,以师生同修理想信念为精神内核,推动有组织的社会实践内涵化、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发展,达到学生受教、老师提升、服务社会、学校声誉四个维度的提升,打造新时代社会实践育人新范式。

 

二、实践主题

师生同修理想信念·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三、总体原则

1.突出大主题。暑期社会实践更加紧密地围绕师生同修理想信念大主题开展,引导师生真正走出教室、走出校门、走向火热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一线进行实践,在实践中同、同、同、同,在互学共促中感悟大情怀、增长大见识、练就真本领,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2.开展大实践。集中力量做好顶层设计,聚焦红色基因传承、理论普及宣讲、发展成就观察、服务党政大局、就业创业实践、基层志愿服务承等内容设置主题板块,杜绝低、小、散、弱的社会实践活动,以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类别多样为导向,从实践的覆盖面、内容和形式上深入拓展。

3.组建大团队。组建本硕一体的实践团队,实现大一学生全覆盖、大二大三学生骨干深度参与、研究生积极参加,打破学院边界、专业壁垒,形成一批学科专业交叉融合的人数达到一定规模的重点大团队。

4.形成大成果。更加注重成果导向、目标导向,团队立项与成果产出一体化谋划,产出一批社会实践优秀调研报告、资政建议等成果,并着力培育一批具备向挑战杯等学科竞赛项目转化和深化空间的社会实践品牌项目。

 

四、实践内容

1.红色基因传承实践团

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红船精神”20 周年,要围绕我省建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溯源铸魂传播新高地,将暑期社会实践与行走的思政课深度融合,组织师生开展重走红色足迹、追溯红色记忆、访谈红色人物、挖掘红色故事、体悟红色文化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开展理论普及宣讲,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依托教师、青马学员、学生党员骨干等群体,面向最广大的普通基层人民群众和青少年群体等,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发出青年声音,形成一批理论宣讲后备军,将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贯通。

2.发展成就观察实践团

今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聚焦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组织师生开展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等成就观察和总结;深入探索推动科技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新路径新方法,强化对人工智能+”等新业态的调查研究;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等建言献策。

3.文明文化传承实践团

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部署实施文化建设八项工程”20 周年,围绕我省建成五个新高地,组织师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新时代廉洁文化;开展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文化体育事业发展、文化产业培育等调查研究,进一步增强历史自信、文化自信。

4.美丽中国建设实践团

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20 周年,组织师生开展两山理论生态文明、深化千万工程、绿色低碳、污染防治、生物多样性保护、能源清洁利用等内容的调查研究,讲好生态浙江、美丽中国的生动故事。

5.民生福祉实践团

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组织师生开展健全社会保障、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完善分配制度、一老一小工作等方面的调查研究;深入研究促进就业创业的相关问题,开展进政府、进社区、进园区、进企业,强化对新就业群体的调查研究;走进西部地区开展民族团结主题实践,当好民族团结进步的宣传者、示范者和践行者,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6.中国之治实践团

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组织师生探索创新完善社会治理的实践案例,走进城市、了解城市、融入城市、服务城市,聚焦超大城市治理的新课题,在优化城市空间格局、完善城市治理体系等方面建言献策;开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全面依法治国、维护国家安全等内容的调查研究,探索法治中国、法治浙江的建设之路。

 

五、具体要求

1.团队组建与报名时间

要求大一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全覆盖,大二、大三学生骨干深度参与,研究生积极参与,实践时长原则上不低于 7 天。鼓励以团支部、班级、学生组织等为单位组建团队,鼓励跨学院、跨专业组建团队,鼓励师生参与多个团队。每个团队人数原则上不少于 15 人,重点团队人数应适当增加。学生实践做到有方案、有日志、有报告、有心得、有评价。

校级重点团队申请表附件24 8 日前、院级一般团队申请表附件3430日前发送到邮箱yangjm@hzcu.edu.cn。所有申请团队需要5月底前确定好实践信息填写好附件45,录入场景管理暑期社会实践系统。

学院可推荐1-2支校级重点团队,院级一般项目数量不限。

2.安全保障

学院做好安全工作预案和行前安全教育,为参加社会实践的师生统一购买保险。各实践团做好安全应急预案,全程跟踪社会实践情况,对各种突发事件和异常动态要及时妥善处理并上报。

3.宣传报道

宣传报道更加注重体现务实性、创新性、贡献性、影响性。利用校内外媒体平台尤其是外媒,做好暑期社会实践的宣传和报道。校级重点实践团队的宣传报道要求省级、市级、校级、院级各不少于一份,一般项目最低要求发布一篇学院公众号宣传报道,鼓励产出多类型多形式的宣传报道,提升社会实践影响力。

4.实践成果产出

实践团队要更加注重成果导向,在成果的落地上更加聚焦、更加精准、更加有力,将实践内容与调研成果一体化考虑谋划,着力培育一批具备向高级别学科竞赛项目转化和深化的社会实践项目,产出一批高质量实践成果并着力进行转化,通过做好社会实践的前半篇和后半篇文章,全面提升师生的实践智慧。

5.考评激励

学生:学院把社会实践表现情况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团员评议、推优入党等重要参考。此外,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每个项目可以获得第三课堂素质分5分。

教师:根据国土空间规划学院学生发展指导工作业绩评价办法,担任社会实践教育指导教师育人分加分细则如下:

 

备注:如一个项目有多个指导老师参与,第一负责人按照贡献度分配。


附件1 浙大城市学院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方案(2025年3月).pdf

附件2 重点项目申报表.docx

附件3 一般项目申报表.docx

附件4 国土空间规划学院暑期社会实践系统立项信息.docx

附件5 社会实践成员导入模板.xls

 

 

共青团浙大城市学院国土空间规划学院委员会

202541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